杨广曾将两位犯错之人贬为奴隶,并将他们送给他人作为赏赐。这两个人,一个最终亲手杀死了杨广,另一个则在战场上屡立战功,助力建立了唐朝。今天,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位人物,他们各自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和变迁?
第一位:宇文化及
宇文化及的本名是破野头,听名字就能感受到浓厚的鲜卑色彩。他是宇文述的长子。宇文述当时是隋朝的左卫大将军,凭借着父亲的威望,宇文化及顺利进入了仕途,担任了千牛备身等职务。由于在晋王杨广身边表现得忠心耿耿,他受到了杨广的宠信,前途似乎一片光明。
然而,命运的转折往往悄然而至。尽管宇文化及出身显赫,但他的性格却是变幻莫测,喜怒无常,暴虐残忍。他仗势欺人,常常骑马横行长安街头,身旁跟着家奴,气焰十足,当时人称他为“轻薄公子”,显然就是一个放纵不羁的纨绔子弟。这种行为在如今的社会中,想必就像一些富二代开着豪车横行街头,肆意炫耀自己的地位。
杨广对他深信不疑,尽管他时常利用职权受贿,犯了错也能迅速恢复官职,这样一来,宇文化及渐渐养成了不知节制的习惯。与此同时,他的弟弟还娶了长公主,更让他觉得自己如鱼得水,愈发猖狂。甚至,他竟与突厥人进行互市,相当于现代的走私活动。某次,杨广亲自带队巡游至榆林时,宇文化及因与突厥勾结而被杨广囚禁,回京后还准备杀他。幸亏南阳公主的求情,他才免于死刑,被贬为奴,成为自己父亲的奴隶。
展开剩余75%宇文述去世后,宇文化及得以复职,担任了右屯卫将军。他依然习惯性地侮辱官员,得罪了不少人。而他弟弟的政治联姻,显然让他愈加狂妄,认为自己已与皇亲国戚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,便更加肆无忌惮。
616年,杨广巡游至江都时,李密设法切断了路口,导致杨广的行程受阻,骁果军的士气开始动摇。一些心怀不满的士兵开始有了叛逃的念头,司马德戡得知消息后,也心生不满。他原本并不打算造反,只是想趁机捞取一些财富。但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联手煽动司马德戡,认为时局已乱,应该趁乱有所作为。经过一番商讨,最终决定推举宇文化及作为领袖,开始了这场叛乱。
618年,司马德戡带领骁果军攻入玄武门,成功擒获杨广并将其勒死。宫中所有与杨广有关的皇室成员和外戚几乎都被一一杀戮,只有杨浩被保留下来,被扶上了皇位,成为了傀儡皇帝。宇文化及在西归途中继续劫掠,军心涣散,士兵疲惫,许多大臣开始谋划暗杀他,但由于谋划不周,反而被宇文化及所杀。
最终,宇文化及败走途中被李密击败。在垂死之际,他一时冲动自立为帝,建立了许国。然而,好景不长,很快便被李神通与窦建德联手夹击,溃败至齐州。最终,宇文化及被捕,窦建德将他及其两个儿子的头颅送至突厥,悬挂在王庭中,成为突厥人愤怒的象征。
第二位:钱九陇
钱九陇,出生于573年,当时的北周时期,原名永业,浙江省长兴县人。作为大唐开国元勋之一,钱九陇的人生经历可谓充满波折与传奇。
钱九陇的父亲原是吴明彻的部下,兵败后投降了北周。杨坚建立隋朝后,钱九陇继承了父亲的爵位。然而,命运却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——因涉事被除籍,沦为奴隶,并被送给他人。人生的转折点来了——他成为了李渊的家奴,专门为李渊侍奉。
尽管是奴隶,钱九陇并没有因此消沉。他凭借出色的骑射能力,常常随李渊左右,充当李渊的贴身保镖。隋朝末期,李渊看到时机来临,在晋阳起兵反隋,钱九陇的具体表现虽无详细记载,但他很快便被李渊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,并官拜左监门中郎将。
随着大唐的建立,钱九陇凭借卓越的战功被李渊赐名钱瓛,封为郇国公。此后,钱九陇继续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,不仅帮助李渊平定了薛仁杲、刘武周等叛乱,还屡次击败敌人,屡立奇功。他的勇猛程度,不言而喻。
即使在玄武门之变中,钱九陇依旧没有卷入其中,这也反映出他极高的政治智慧与隐忍之力。之后,他被任命为眉州刺史,又为右监门卫大将军。最终,在贞观十二年,钱九陇被封为巢国公,直至贞观十九年去世,享年七十三岁。
总结
杨广的被杀与隋朝的灭亡,直接与宇文化及的背叛密切相关。而钱九陇则通过为李渊立下赫赫战功,为唐朝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。钱九陇从奴隶到国公的逆袭,堪称传奇,也反映出他卓越的能力和高超的为人处世之道。即便在多次政治风云中,他依然保持清明,不受牵连,最终得以善终。
两人的命运反差巨大。宇文化及本是隋朝的权臣,却因为个人的愚蠢和冲动,一度走上不归路,最终成为众矢之的。而钱九陇,凭借自己的勇气与智慧,从低微的奴隶身份一路奋斗,最终成为大唐的开国元勋之一。
此外,娘子军中的马三宝,虽为奴仆出身,但也在唐朝建立中立下赫赫战功,展示了奴隶出身也能改变命运的奇迹。
仅供参考。
发布于:天津市